«Emily in Paris 特輯之1»
「我就這樣站在那裡,彷彿是多餘的。」
愛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.(會哽咽)//
最近Netflix 很紅的美劇一天就可以追完的Emily in Paris,一上檔就引起網路各種討論
網路上正反意見很多
琪仔在看完十集後,卻只想著其中的一幕
「聚會上女主角被完全的孤立」。//
那個畫面大概是這樣的:
女主角艾蜜莉,受邀到朋友家中開趴,以為只會有一點點人,沒想到朋友的朋友揪了他們的朋友,然後那些「朋友」又帶了自己的朋友。
小小的公寓就被塞的滿滿滿的人,讓一打開門的艾蜜莉傻眼+驚嚇。
而此時,幫她開門的好友很快速的歡迎她後,便一個轉身,去招呼客人了,留下被成群法國人包圍的「不會說法文」的女主角自己。
此時,一個法國女生a走向前,用英文跟女主角寒喧,女主角很是高興,也熱絡的回應a女的問題。
兩三句後,a女看到了人群中的朋友b,便興奮的與她打招呼,兩人便在女主角艾蜜莉的面前,用全法文談天說地,彷彿剛剛那段用英文對話的那個過程不存在般
留下怔怔站在原地的女主角,看著ab兩女在她面前談天說地
幾秒後,艾蜜莉意識到自己是多麽的「多餘」與「格格不入」,便悻悻然的轉身,離開了擁擠的人群,隻身到陽台上,看著窗外的夜景,而ab兩女,則繼續聊著天,和樂融融。
那一幕,是我。
//
大家從臉書,感覺琪仔是很可以融入法國生活的人,可是其實,上面的場景,確實是我在法國的生活寫照。
不能算是常態,不過,只要一兩次經驗,那感覺,就是陰魂不散。
讓我總在聽到室友說,晚上要約朋友來家裡開趴時,感到緊張與焦慮。
因為我知道,來的,一定不會只是「你的朋友」.....,而是一群「想來開趴的朋友的朋友們」在我繳房租的公寓裡,自由穿梭。
而我才是那外人。
那是一種....... 怎麼說呢?
看不到,但卻很深很深的隔閡的感覺。
眼前眾人的歡笑,像是電影,而我是唯一的觀眾,看著演員們嘻笑玩樂,這裡一群,那裡一群,而我則穿戴整齊的,坐在椅子上,看著他們,用很假的微笑,以掩飾我內心的焦慮,以及被孤立的事實。
//
後來,我學會了以「生理期來,身體不適」作為理由,回房間,不跟他們開趴。
把門關上,鬆了一大口氣,聽著門外音樂聲、吵雜聲、嘻笑玩鬧聲,我只想說:「滾出我房子,你們這群傻逼。」
//
看到艾蜜莉站在陽台,倚著欄杆,朝美麗的巴黎夜景,大嘆一口氣的畫面。
「爸爸,她演的是我⋯⋯」琪仔對著坐在我旁邊的老爸說。
2020.10.20(二)深夜有感。
#想起來還是會心裡酸酸的
#異國生活辛酸淚
#但大部分的時候琪仔還是玩得很開心的
#圖文不符是對的
#因為法國的照片幾乎都發光了